《现代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中相对宏观的学科,它知识繁多、内容抽象[1]。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正在重构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高校医学教育注入新元素。将互联网思维方法植入课堂,可能对预防医学教学痛点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一、预防医学教学痛点
1.学生到课率低,抬头率低,教师仅局限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管理
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尤其是内容抽象、枯燥的预防医学课,学生迟到、早退、逃课现象尤为严重。预防医学教学对象为临床医学生、护理学生、全科医学生等,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对于非临床技术类课程关注度不够高。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仅局限于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忽视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融入教学。
2.关键教学环节设计平淡无奇,展现不够出彩,很难有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过程。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多,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单次输出大量知识,没有关注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如何发挥课堂最大效率,学生注意力下滑时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互动停留在浅层,学生互动面窄,影响实际互动效果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互动体验,但如果没有做好充分设计,课堂互动有可能仅停留在浅层,学生的互动面也受到极大限制。没有完善的知识储备,贸然采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互动,当有学生提出“离经叛道”的问题时,教师往往面露难色,不知所措。
4.课堂教学效果数据挖掘不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反哺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思所学会留下一定的数据和痕迹,深入挖掘其内在含义,有利于找到更加优化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的现状是部分教师普遍缺乏数据整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前期设计还缺乏数据采集意识,在后续数据分析上也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不能很好地把课堂教学数据的分析同预防医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结合。
二、互联网思维体系
互联网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系统、创新、管理的思维[2,3]。平台思维是在同一个平台上将信息对多个主体开放,在挖掘信息隐藏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共同使用,最终使得多个主体同步收益的思维模式。用户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基于用户满意度来构建。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预防医学教学痛点的解决对策
1.平台思维开启回归课堂的理念,肯定线下课堂的重要性
充分肯定课堂这一教学平台的作用,课堂作为主要教学场所,它为学生提供一套约束方案。通过“学校—课堂—学生”模式,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获得知识,还获得一套约束的办法。从中国孔夫子到古希腊雅典学员的传播信息,课堂式教学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越来越重要。
2.用户思维开启以学生求知欲为导向的实用课堂,解决课堂参与率问题
教师要充分理解我们的“用户”——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和满足学生求知欲,能有效地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根据预防医学的学科特点,构建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实用课堂。
3.服务思维开启精准教学理念,让教学设计更具层次感
服务思维需要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化定制服务以符合特定的目标和效果,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准教学。精准有两层含义,一是空间意义上的点面结合,在掌握课堂总体教学进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二是课堂上的实时控制,教师可通过期末考试、随堂测验、课堂交流和课后作业等手段掌握学生情况。服务思维打破“抓整体,忽视个体”的僵局,让课堂朝着人本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的方向发展,体现出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课堂和精准教学测试的特点。
(1)精准教学目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现有知识储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精准地为学生制定下一个学习目标,通过多样化方式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步,进而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2)精准教学课堂。教师要考虑到教材目标要求与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短板知识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和开发,对学习材料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其更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精准教学测试。教师发现与诊断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设计少而精的作业,推送给学生,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精准、差异性补救的方法与举措。